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情感分裂,?你如何是好

你和一個人有了親密關係,但他總是攻擊你。

  那離開他吧,他會發出死亡威脅:殺你或自殺。

  在關係裡你無法動彈,因為你做什麼都是錯的。

  精神分裂症,是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。分裂,也是種種心理疾病產生的源頭。什麼是分裂呢?

  黑與白,對與錯,好與壞等等一切概念上的對立,就是分裂。事情本來是無好無壞,但我們的心製造了分裂,將其中一部分視為可以接受的,而將另一部分視為不可以接受的,於是製造了分裂。

  對此,明朝哲學家王陽明說:

  無善無噁心之體,

  有善有惡意之動。

  也就是說,當我們的心沒有動時,是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的,但心一動,也即意念一動,分裂就產生了。

  對你來說,A是可以接受的,-A是不可以接受的,這時分裂就產生了,而將A與-A製造出來的,正是我們的心。很多時候,這是別人的心強加給我們的。

  最痛苦的分裂是,你既不可以A,也不可以-A,你無處可去,最後你的心破碎成兩半,一半只能接觸A,另一半只能接觸-A,這就是精神分裂了。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處在這個維度上,而它所帶來的痛苦也隨處可見。

  他們用可怕的手段親近你

  一次,我通過網絡認識一個女孩,她文字極好,裡面也透著我所喜歡的精靈古怪。

  但是,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確差別很大。也許是,虛擬世界中,你只能接觸人的一面,而現實世界中,如果你比較敏感,你就能感應到對方的所有面。

  和她第一次現實世界的接觸,是通過電話,並且只是短信聯繫,但僅僅聊了幾次後,我就頭疼起來。我感覺,似乎我這樣寫不行,那樣寫也不行,我怎樣發短信她都能挑出刺來。

  但這主要是感覺,其實短信的內容很普通,只看短信的文字的話,未必能看出什麼來,但感受是很清晰的。我覺得,她似乎同時在表達幾個矛盾的意思:和你聊天還是有些意思的,但你別以為是你的功勞,你沒什麼了不起的,但你不能丟下我不管,否則我會不高興,可是我沒發出我需要你的信息,如果你繼續和我聊天那是你自己的事,和我沒關係……

  那樣短信聯繫了幾個回合後,我怕了,因為確確實實地頭疼起來,所以後來再也沒有和她聯繫過。

  還有一次,一個朋友介紹了一個奇女子給我認識,說她的經歷蠻傳奇的,我那麼愛聽人講故事,不妨好好聽聽她的故事,說不定可以有什麼靈感,最終寫點什麼。

  第一次見面是晚上,我和她聊了三個小時,頭疼得越來越厲害,以至於回家睡了一覺後這種頭疼仍有殘留。

  這個奇女子給我的感覺和前面那位網友一樣,也是言談舉止中都有很多矛盾信息傳出來,但她的矛盾更多,是加強版的「你既不可以A,也不可以-A」。

  從邏輯上講,她似乎在說,你既不可以A,也不可以-A,也不可以-(-A),更不可以-[-(-A)]……而且,-(-A)並不等於A,-[-(-A)]也不等於-A,其中的差異很是微妙,但如果用心來體會是可以體會到的。

  這種頭疼我更是懼怕,所以後來也沒有和這位奇女子交往下去。

現在回憶起來,這兩位女士,她們傳遞的信息其實可以概括為兩點:你既不可以和我親近,也不可以和我疏遠。也就是說,和她們打交道,你似乎做什麼都是不對的。

  相信很多人會有過這樣的體會,你認識了一個人,更嚴重的是,你和一個人有了親密關係,你發現,和他在一起,他總是攻擊你。於是你會想,他總是這樣攻擊我,肯定是不喜歡我不需要我了,那我離開他吧。但若你膽敢這樣做,他會發出死亡威脅,要麼威脅殺死你,要麼威脅殺死他自己。你或許被嚇住了,你留在了這個關係裡,但你發現,在這個關係裡,你無法動彈,因為你做什麼都是錯的。

  一位女士和一個男子談戀愛,他總是挖苦她冷淡她,甚至對她實施暴力。她受不了了,覺得他根本不喜歡自己,於是提出分手。結果他們爆發了嚴重衝突,他情緒失控,拚命搖晃她,怒罵她,甚至拿出刀子來威脅要自殺,或者是殺她:「你不知道我愛你嗎,你怎麼可以有離開我的念頭?!」

  美國心理學家埃文斯在著作《不要用愛控制我》中寫道:很多人想與別人親近,但他們要傳遞這個信號時偏偏使用的是一些可怕的手段。

  這個男子,就是在使用很可怕的手段想與這個女子親近,但這些手段最終導致的是疏離。

  Ta是喜歡我還是有分裂症?

  類似的事在青春期更常見。男孩女孩產生朦朦朧朧的感情時,反而常發出「我才不在乎你」的信息。

  一個女孩在高中時是科代表,一次收作業路過一個男孩的桌子時,男孩突然將她手上厚厚的一摞作業本給碰翻在地,然後用挑釁的眼光看著她,這讓她很生氣,但突然間火氣又奇怪地消失了,於是她蹲下去,自己將作業本撿起來走了。現在她回憶起這個男孩有多次類似的舉動,她明白這個男孩是喜歡她的。

  喜歡甚至愛上一個人,你就將自己置於險境——如果對方不愛自己怎麼辦?你不想冒險,但你有些惱怒地發現,你控制不住自己,你就是喜歡,忍不住總想起這個人。你愛戀而又討厭自己愛戀,最後你將這一系列矛盾的信息傳遞給了這個人。

  一位女士M總是用有些破壞性的舉動傳出「我在乎你」這樣的信息。就好像是,她總是一邊踹你一邊對你說,親近我啊,離我近些啊,我很在乎你,你知不知道?在一次咨詢中她說,她之所以這樣矛盾,是因為當別人親近她時,她又會感覺到內疚。這種內疚,最初是在與父母的互動中產生的,父母總是忽略她,而她覺得,她似乎只有表達憤怒時,父母才會關注她,但真用憤怒的方式獲得父母的關注時,她又會覺得內疚,而這份內疚,有時又會轉化為憤怒。

  所以,她發出的信息才會那麼矛盾。首先,她傳遞的常是憤怒,給別人的意思會是「我不喜歡你」。但是,別人又不能疏遠她,因為她真正傳遞的意思是「我希望你親近我」。然而,假若別人真親近了她,她又會有內疚產生,而內疚一產生,她要麼感動得落淚,要麼會有憤怒產生,而後者又居多,於是很容易又傳出了「離我遠一點」的信息。這時,假若別人真的離她遠了,又會有要命的孤獨感產生,令她覺得生不如死,於是她會有更大的情緒產生……

  如果「你既不可以A,也不可以-A」是嚴重的心理問題的原因,那麼「你既可以A,也可以-A」就是答案。

  以上幾個例子,如果他們能向別人傳遞「你既可以親近我,也可以疏遠我」的信息,別人就會獲得很大的自由,並且會覺得,自己親近的需要得到了尊重,自己疏遠的需要也得到了尊重,自己整個人都得到了尊重,於是,一種整合感就產生了——「我作為一個人的本身就是有價值的」。

  分裂最初產生時,常是因為有條件的愛。譬如,父母會傳遞出一個信號,你只有做到A時,我們才關注你接受你,於是,你會無形中形成一種意識,我做A是可以的,但我做-A是不可以的。這是多數父母都會有的分裂,所導致的問題並不嚴重。

  但假若父母自身問題很大,心理矛盾很多,就會對孩子傳遞出一個很糟糕的信號:你做A我們不接受你,你做-A我們也不接受你。這最終導致了孩子的嚴重分裂。

  我們可多去覺察自己,多對自己說,我既可以A,也可以-A,這會引發很多很好的變化。對於從不憤怒的人,允許自己憤怒;對於從不肯委屈自己的人,允許自己有些委屈。

  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是靈活,而通向靈活的有效辦法是,常對自己說「你既可以A,也可以-A」,並將這一原則在生活中活出來。就算活不出來也沒有關係,這也是一種靈活
返回列表